高血壓是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一種慢性病,多發生于中老年人、肥胖者以及長期飲酒者身上,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不管是用藥還是膳食調理,都很難徹底將其治愈,它會像知心朋友一樣伴隨患者的一生。所以,這就要求高血壓患者從思想上做好長期與其共生的準備。
面包、牛奶加雞蛋,相信是很多人早餐的標配,早餐是一日首餐,也是必不可少的。早上時間短、吃得少、沒有胃口是很多人共同的感受,因此,為了保證早餐營養充足的同時花費最少的時間當屬煮個雞蛋,吃片面包,喝一盒牛奶。
生活中我們都知道女性在備孕期以及懷孕早期往往都會吃一些葉酸,目的是在自己懷孕后能夠預防胎兒出現畸形。其實,葉酸不僅能在備孕期和懷孕早期預防胎兒畸形,而且葉酸對老年人來說也能夠預防腦卒中(腦卒中又稱中風)。
腦出血,也被稱之為腦溢血,是一種突發的腦血管疾病,近些年來,突發腦出血患者在逐年增多,很多患者在前一秒還安然無恙,下一秒就突發倒下,這種疾病總是讓人猝不及防,一旦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其死亡率非常高。
有一句俗語這樣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其言外之意就是隨著氣溫升高,人們很容易變的無精打采,但您可能不知道,夏天人們有的時候沒有精神,并不是天氣炎熱所致,而是身體向我們發出腦血栓可能將要來臨的信號。
腦梗塞,也是人們常說的腦梗,通常指的是腦部血液供應異常導致的腦部缺氧、缺血,具有高發病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的特點。起初,它高發于50歲以上的人群,但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腦梗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年輕人群中。
在生活中,有很多老年人都有腦血管狹窄,如果血液粘稠度過高,或者血脂過高,血管容易堵塞,導致血管變窄。如果狹窄部分出現在大腦中,就可能導致腦卒中。
腦梗塞以它的高致殘率、高致死率、高復發率引起了大家的足夠重視,但是哪些原因可以導致腦梗塞呢?大家都會想到動脈硬化,除了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慣外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一直是導致腦梗塞的罪魁禍首,這些大家都有所了解也慢慢開始重視三高的控制,但是實際上有很多沒有三高卻又偏偏得了腦梗塞,這是為什么呢?
中風、腦梗等腦血管疾病是常見的健康殺手。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有八成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很多人由于害怕吃藥,于是各種“軟化血管”、“讓血管變年輕”的偏方、食物,甚至保健品四處傳播開來,不少人深信不疑。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的動脈壓力低于正常的狀態,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于90/60毫米汞柱,即為低血壓。臨床可分為生理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一般低血壓會出現頭暈、頭痛、心悸、冷汗、少尿等癥狀,嚴重的會導致昏厥。
腦出血又稱腦溢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腦出血發病急驟,有很高的致死率,即使幸運的存活,也容易出現偏癱、半身不遂、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等后遺癥,可以說,腦出血對患者及其家人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近年來,隨著年齡的日益增長,頸動脈狹窄的發病率日漸趨升,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其發病率高達35-50%。據不完全統計,在腦梗塞患者的病例中,有20%-30%與頸動脈狹窄有關。今天帶領大家正確認識頸動脈狹窄,科學預防“腦卒中”!
腔隙性腦梗塞簡稱腔梗,屬于腦卒中的一種類型,這是因為腦部深處微小血管發生硬化,使得微小血管閉塞,引起缺血性微梗死,從而導致腎部腦組織點狀缺血和壞死,一般這種疾病易發生在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高血脂人群身上。
腦卒中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嚴重者可引起死亡。
湯圓在北方被叫做“元宵”,在南方才被叫做“湯圓”。各個地方湯圓的“內涵”也大相徑庭,可是吃了圓滾滾的湯圓真的就會變成“三高”嗎?
說到高血脂,很多人都很熟悉,它屬于三高當中的一種,主要是由于血液當中的膽固醇含量,以及甘油三酯含量過高所造成的,并且如果血脂很高的話,還會使血管壁容易變厚或者是變硬,使我們血液流動速度變慢,會增加血管堵塞的風險,從而誘發血栓。
腦梗塞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常常會導致偏癱、失語等后遺癥,腦梗塞在以前多見于中老年人,但是由于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現在很多年輕人也成為了腦梗塞的目標人群,因此需要人們格外的注意。?
Copyright © 2009-2019 南京易愛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南京派點網絡 蘇ICP備16068490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蘇)-非經營性-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