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出血并非突然發生,4個習慣不改,血管易崩潰!
腦出血又稱腦溢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腦出血發病急驟,有很高的致死率,即使幸運的存活,也容易出現偏癱、半身不遂、言語障礙、智力障礙等后遺癥,可以說,腦出血對患者及其家人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一般腦出血患者,大多都是身上患有一些慢性疾病,譬如常見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導致自己的血管不健康,粥樣化、變脆,當遇到一定的壓力的時候,就會出現破裂,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腦出血的發生并非無緣無故,不良的生活習慣是造成腦出血的主要原因,以下幾個生活習慣容易損傷血管,增加腦出血的發生風險,有這些習慣的人一定要及時糾正!
1、長期吸煙
吸煙是腦出血的危險因素之一。香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質,長期吸煙,這些有害物質在血液內堆積,久而久之,可導致血液粘稠,引起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增加發生腦出血的風險。
2、長期大量飲酒
長期大量飲酒,會刺激腎上腺素的分泌,誘發高血壓,并導致血液黏稠,形成血栓,增加患上腦梗、腦出血的風險。
3、久坐不動
長時間不運動,攝入的熱量無法被完全消耗,可轉化為脂肪在體內堆積,同時也會導致血液中的脂類物質超標,增加患上高血脂的風險。一旦發生高血脂,血液黏稠度上升,久而久之,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最終發生腦出血。
4、飲食不節制
中老年人的身體機能較年輕時有所下降,加上味覺退化,更喜歡吃重口味的食物,如肥肉、腌制食物、油炸食物等,這些食物可誘發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可對腦血管造成致命的打擊。
腦出血病人注意事項:
1、臥床休息4周,一切生活所需,包括吃飯、喝水、擦浴等均需在床上進行,每2小時更換體位一次;
2、保持心情愉快,穩定情緒,積極配合治療高血壓,控制血壓,使血壓保持在正常范圍;
3、如有短暫性出現失語,請不要焦急,有醫生、護士、指導您進行語言訓練;
4、飲食上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吸煙、不飲酒;
5、病情穩定后,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癱瘓肢體的被動和主動運動,配合針灸療法,以便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
溫馨提示:
腦出血的發生不僅可危害健康,還可危及生命,如果平時不注意,很容易損害血管健康,誘發腦出血,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多運動,保持健康的體重,當然,生活中也要重視每年的健康體檢,一旦身體出現不適,要及時治療,這樣才可以保持身體健康,預防疾病的發生。
文中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和內容的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eime@nje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