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2jjfo"><dd id="2jjfo"><rp id="2jjfo"></rp></dd></video>
        <sup id="2jjfo"><dd id="2jjfo"><rp id="2jjfo"></rp></dd></sup>
        <del id="2jjfo"><dd id="2jjfo"></dd></del>
      1. 低血壓,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大問題,它也可能會引起腦梗塞

        時間:2021-04-12 瀏覽量:439

           不僅僅三高疾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是腦卒中最常見的危險因素,在日常接診中,也遇到很多血壓不高甚至偏低的病人,往往睡前沒有任何征兆,一覺醒來卻發現一側肢體偏癱、言語不清等腦卒中癥狀。


        什么是低血壓?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的動脈壓力低于正常的狀態,一般認為成年人上肢動脈血壓低于90/60毫米汞柱,即為低血壓。臨床可分為生理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一般低血壓會出現頭暈、頭痛、心悸、冷汗、少尿等癥狀,嚴重的會導致昏厥。


        低血壓為什么會誘發腦梗塞?

        以下幾種情況,低血壓容易誘發腦梗塞:

        血壓正常或者高血壓的人降壓后的血壓值達到低血壓標準;

        雖然高血壓的人血壓沒有達到低血壓標準,但降得過快。
        這是什么道理呢?

        大腦占人體體重的2%-3%,但是卻消耗心臟搏出血量的20%,所以對于保證大腦功能狀態來說,保證血供非常重要。

        血壓低時,大腦血流供應不足的薄弱區域,醫學上稱為分水嶺區,就會因缺血而導致腦梗塞;遠端分支的小血管,也會因血壓低、灌注不足、缺血等,引起腦梗塞。


        出現低血壓該怎么辦

        準確評價血壓狀況,測量臥立位血壓,先測量臥位血壓、再測量直立后1、3、5分鐘血壓,評價低血壓與癥狀的相關性。

        分析低血壓的原因,在臥位或坐位改變為直立體位時,血壓下降20/10mmHg為體位性低血壓,是最常見的低血壓表現形式。其它還有持續性低血壓、餐后低血壓、血管迷走性低血壓等。

        學習低血壓知識,了解低血壓的癥狀和危害,知道哪些因素容易出現低血壓,明白哪些行為可以避免或減輕低血壓,學會在出現低血壓時做好自我保護。


        低血壓患者如何預防腦梗塞
        1.積極對癥治療

        體質虛弱者要加強營養;

        患有消耗性疾病者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因藥物引起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停用或調整用藥劑量。如高血壓患者服降壓藥后血壓下降過快而感到不適時,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給藥方法和劑量,緩慢、平穩降壓,服用長效降壓藥物,平穩24小時血壓。
            2.調整生活方式
            活要有規律,防止過度疲勞,因為極度疲勞會使血壓降得更低。

        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適當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神經、血管的調節功能,加速血液循環,減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
        老年人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選擇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比如太極拳、慢跑、健身操等。

        3.調整飲食
        每頓飯不要吃得過飽,因為太飽會使回流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影響器官供血。

        另外,每天喝足量的水,尤其夏天出汗多時,積極補充飲水。


        因此,為了預防低血壓,應戒煙限酒,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改善體質,增加營養,多飲水、喝湯,每日食鹽和脂肪攝入量可略多于常人。如伴有明顯癥狀,則必須給予積極治療,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防止嚴重危害發生。





        文中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和內容的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eime@njeime.com。

        Copyright © 2009-2019 南京易愛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南京派點網絡 蘇ICP備16068490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非經營性-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