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2jjfo"><dd id="2jjfo"><rp id="2jjfo"></rp></dd></video>
        <sup id="2jjfo"><dd id="2jjfo"><rp id="2jjfo"></rp></dd></sup>
        <del id="2jjfo"><dd id="2jjfo"></dd></del>
      1. 腦卒中之后千萬不要放棄,牢記:大腦終生都有可塑性

        時間:2021-05-17 瀏覽量:550

           腦卒中是由于各種原因所導致的局部腦組織血液供應障礙,進而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性病變壞死,最終導致大腦缺血缺氧引發病變的一種疾病。目前已成為我國居民的第一位致殘和致死原因。腦卒中患者中76%的運動障礙、57%的認知障礙,以及75%的抑郁都與是否開展早期康復有關。因此腦卒中之后,千萬不要放棄,早期的康復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命質量。


        絕大多數腦卒中患者,在救治后一年內會得到較好的康復。

        腦卒中,不僅有高致死率,還有高致殘率。大約有7成以上的腦卒中患者,會留下或多或少的功能障礙,也就是說我們常說的后遺癥。其中大概有30%左右的病人會有重度殘疾,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顧。

        大多數腦卒中患者只是在發病初期癥狀較重,暫時產生偏癱的現象,但經過康復鍛煉之后,在1年之內,都會得到較好的恢復。其中下肢的恢復較快,超過一半的患者在3個月左右,就可以通過拐杖或是助行器等重新站立并移動。


        我們應該正確理解腦卒中之后的康復期。

        很多卒中患者認為,在病發后3-6個月是恢復的“黃金期”,超過1年還沒有恢復就不抱希望了。其實不是這樣,只是在“黃金期”恢復的比較快,之后的恢復進展可能慢一點,但是隨著時間的進展會慢慢好起來。

        當大腦神經受損之后,依靠其他正常的腦細胞可以進行代償,逐漸地恢復功能。而人的大腦可塑性是終生的,也就是說,康復期并不只是一年,而是隨著康復鍛煉不斷地進行,功能恢復得就會越來越好。人的大腦功能很強大,只要自己不放棄,一切都會變得好起來。



        腦卒中的康復,要注意這些誤區

        誤區一:只要被動接受康復治療就能恢復

        有些腦卒中患者偏癱嚴重,無法自己活動偏癱肢體,開始只能依靠家屬來協助患者進行活動。患者往往認為即使被動的活動,也可以幫助減輕肌肉、骨骼萎縮,但事實上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緊張度、活躍各系統器官生理功能等,都需要主動運動才可以達成。

        誤區二:腦卒中后越早下地走路,恢復越快

        恢復行走能力是所有患者迫切的需求,雖說康復運動要盡早開始,但步行運動并不是越早越好,不少心急的家屬還會在早期架著或拖著患者行走。從腦卒中運動機能的恢復來看,康復訓練應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



        誤區三:重肢體功能康復,輕其他功能康復

        除了行動力上的恢復,語言功能、認知功能、吞咽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事實上這些功能可以影響到患者的生命,阻礙其回歸正常社會,并有可能讓患者產生負面情緒,最終導致卒中抑郁的發生。


           所以說,對于腦卒中之后的康復,應該按照醫生的囑咐,并且制定長期的康復計劃,并長期的堅持下去,人的人的大腦潛力無窮,而且終生可塑,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放棄。





        文中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和內容的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eime@njeime.com。

        Copyright © 2009-2019 南京易愛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南京派點網絡 蘇ICP備16068490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非經營性-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