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2jjfo"><dd id="2jjfo"><rp id="2jjfo"></rp></dd></video>
        <sup id="2jjfo"><dd id="2jjfo"><rp id="2jjfo"></rp></dd></sup>
        <del id="2jjfo"><dd id="2jjfo"></dd></del>
      1. 同為腦出血患者,為什么康復速度不一樣,只因常做這一動作

        時間:2021-06-09 瀏覽量:486

            腦出血,也被稱之為腦溢血,是一種突發的腦血管疾病,近些年來,突發腦出血患者在逐年增多,很多患者在前一秒還安然無恙,下一秒就突發倒下,這種疾病總是讓人猝不及防,一旦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其死亡率非常高。  


        高血壓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一個慢性需要長期吃藥的疾病,很多高血壓患者就會說“高血壓我不怕,就怕腦溢血”,腦出血可謂是發病一瞬間,養護一輩子。因此,絕大多數腦出血患者都留下后遺癥,如運動障礙、認知障礙、吞咽功能障礙等,所以腦出血患者在出院后的日常康復訓練顯得尤為重要。

        同住一個小區的兩位腦出血患者,經過半年的康復后,卻有著天壤的差別。一位患者,每次外出仍需要人攙扶,然而另外一位患者卻可以獨立行走,這讓小區其他人非常驚訝,其實這和兩位患者日常的康復方法密切相關。

        腦出血患者的運動障礙是最讓家人頭疼的,同時也是患者自身最難以接受的,看到外邊美好的世界,不能身臨其境著實是一種遺憾。上邊兩位患者,之所以康復結果不一樣,就是因為其中一位患者經常做立位訓練,如站起訓練、平衡訓練和負重訓練。接下來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什么是立位訓練。

        1、站起訓練

        患者坐位,雙足平放于地面,足尖與膝蓋成一直線。治療者坐在患者對面,膝關節屈曲并抵住患側膝關節,用肘部將患者上肢抵在自己的腰部,另一手置于患者肩部,協助患者將身體重心向前移動。當雙肩前移超過雙足時,膝關節伸展而完成起立動作,起立時盡量患側負重,抬頭看前方。



        2、站位平衡訓練

        靜態站位平衡訓練是在患者站起后,讓其松開雙手,上肢垂于體側,家人逐漸移去支撐,讓患者保持站位。患者能獨立保持靜態站位后,讓患者重心逐漸向患側轉移,訓練患腿的持重能力。同時讓患者雙手交叉,伸向各個方向,并伴有隨軀干相應的擺動,訓練至動態站位平衡。如在受到突發外力的推拉時仍能保持平衡,說明患者已達到動態站位平衡。

        3、患側下肢負重訓練

        當患側下肢負重能力逐漸提高后,就可以開始患側單腿站立訓練。患者站立,身體重心移向患側,雙手可抓握一固定扶手起保護作用,為避免患側膝關節過度伸展,家人可用手輔助膝關節保持屈曲15°左右,然后患者抬起一只腳,置于患側膝關節內側,軀干、骨盆及患側下肢位置不動,將健側下肢內收、內旋。


                    康復是一個漫長而又痛苦的過程,既然疾病已經發生,我們就應該積極面對。堅持正確的康復方法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患者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才是對疾病康復最大的幫助。




        文中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和內容的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eime@njeime.com。

        Copyright © 2009-2019 南京易愛醫療設備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技術支持:南京派點網絡 蘇ICP備16068490號-1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非經營性-202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