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臭、牙齦出血,都是因為它在搗亂,還易形成血栓,增加腦血管病和老年癡呆的風險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后,大眾逐漸養成了日常佩戴口罩的衛生習慣。但隨著口罩的高頻使用,有些人發現,呼吸時聞到了自己嘴里的異味……明明上一頓飯沒吃什么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每天都刷兩次牙,為什么還會有異味?吃水果容易牙齦出血,不知何時牙齒開始松動,牙縫開始增大。這些現象背后會不會還有其他健康隱患呢?
牙周炎是如何形成的呢?
很多人都有早晚刷牙的習慣,但是總有少許食物殘渣和牙周致病菌藏在縫隙中,單純用漱口水很難清洗干凈,久而久之形成了牙結石。牙結石對牙齒周圍的組織危害很大,而且為菌斑附著物和細菌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環境,這樣就很容易患上牙周炎。
易導致疾病發生:
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癥,如果不能及時注意并給予治療,該炎癥可由牙齦向深層擴散到牙周膜和牙骨質,很容易致使疾病的發生。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發現有牙齒松動、牙齦出血時,要及時檢查。
1、易導致血栓
據法國心臟病學專家和牙科醫生發現,牙周炎嚴重的老人,更容易形成血栓。因為日常牙齒清潔不徹底,就會導致牙齦發炎,從而讓細菌有機可乘,進入血液后刺激免疫系統,或直接附在動脈壁脂肪沉淀物上,進而堵塞動脈,形成血栓。因此,對于中老年人如能保持牙周清潔,有利于預防動脈血栓導致的血管疾病。
2、易患老年癡呆
老年癡呆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其中外部感染和炎癥被認為是導致該疾病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慢性的全身性炎癥,如牙周炎。對于老年癡呆患者,隨著疾病的不斷發展,他們如果不能很好護理自己的口腔,慢慢細菌就會不斷增長。與健康人相比,他們的牙齦指數、菌斑指數、及探診出血位點均顯著偏高。同時,慢性牙周炎導致的持續性全身炎癥能夠加速腦內炎癥的進程,會大大增加老年癡呆的程度。
3、易患心腦血管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對人類健康與生命構成巨大威脅的疾病,發病基礎為動脈粥樣硬化,具有極高致殘率和死亡率。慢性感染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牙周炎屬于一種常見的慢性炎性疾病。據大量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牙周炎會促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展與惡化。它引起的全身炎癥性反應,能夠刺激血管內皮細胞,使其發生變化,最終導致功能和結構失衡,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如何減少牙周炎?
1、保持口腔清潔
堅持每日早中晚用溫水刷牙,睡前刷牙比早上刷牙更加重要。餐后用茶水漱口,茶水沖刷牙齒及舌兩側,可清除牙垢,清掉牙縫中的食物殘渣。
2、學會使用牙線
每日三餐進食后,即使漱口牙縫中也會藏有很多食物殘渣,這個時候就要借助牙線或牙簽進行清除。因此,可以定期使用牙線對牙縫、牙齒及牙齦交界處進行清潔,每周使用2-3次。
3、飲食護齒
日常生活多吃水果蔬菜、蛋、排骨湯等,它們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及維生素,時常食用有益健齒。人體蛋白質攝取不足,就會導致患齲齒病。
結語:牙周炎是一種負擔較重的疾病,但是前期很容易被人忽視,不能被引起足夠的重視。國外心臟協會主辦的著名雜志《Circulation》曾發表了牙周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相關性期刊: 牙周炎和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疾病共有一些常見的風險因素,如吸煙、年齡、糖尿病等。因此,面對牙周炎,疾病雖小,但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文中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和內容的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eime@njeim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