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現小中風的癥狀,大中風可能就不遠了
出現火災隱患時,天花板上的煙霧傳感器就能及時發出警報,提醒人們預防火災的發生。我們的大腦出現短暫缺血時,也會發出預警信號,提醒我們要預防腦中風,這種信號就被稱為“小中風”。
中風的預警信號——小中風
在腦中風發生之前,很多人都會經歷一到多次的小卒中,它就是腦中風提前給我們的警鈴—小中風。
常見的小中風有6種信號,如哈欠連綿、一過性黑蒙、事物模糊、一過性肢體癱瘓、言語不利,吐字不清、頭暈且失去平衡等。

小中風出現,大中風就不遠
一般來說,小中風一旦出現,便預示有發生嚴重腦中風的可能。研究發現,初次發生小中風后未來有再次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其中7天內發生者占4%-10%, 90天內發生者約為10%~20%。
中風評分量表,日常對照參考
日常生活工作中,如果出現一些短暫性的“狀況”,要格外注意,如短暫的遺忘癥、個性的突然改變、短暫的判斷或智力障礙、近期內出現記憶障礙等。
對于發生了小中風的患者,我們可以通過以下評分量表來預測小中風發生后90天內腦卒中的發生風險。
中風發病患者,院中監測不可少
深圳的一名職工李先生,早在一個月前就出現肢體麻木和頭暈眼黑的癥狀,大意的李先生沒能及時警覺。空閑之余,約牌友一起打牌,正打得興起時,陳先生突然出現右側上下肢完全癱瘓、口齒不清的狀況。
牌友見狀立即撥打了120,入院時李先生已經深度昏迷,常規檢查及CT掃描發現,大腦左半側已發生大面積水腫,但中線并未顯著移位,左側腦室形態也無明顯變化。隨后便推入病房進入觀察,晚上凌晨3點左右,護士突然發現病人瞳孔放大,懷疑是腦疝。其實在凌晨2點左右,李先生腦內阻抗已經發生變化,遺憾的是缺少監測的手段。
EIT-B300,實時監測腦損傷情況
EIT-B300腦部電阻抗動態成像系統能夠精準捕獲患者腦部組織阻抗信息,對腦部進行實時動態圖像監測。在國際上首次觀察到重度腦水腫脫水治療、腦血腫引流治療、主動脈弓部手術中腦損傷等過程中顱內的實時動態圖像變化,可為臨床提供腦損傷變化實時監測及預警新的有效方法。
結語:如果發現了小中風的癥狀,需要及時警覺,即使癥狀很短暫,也不能輕視,千萬不要忽視大腦給我們的提醒,導致中風的發生!
文中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和內容的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們:eime@njeime.com。